首页 学校 小学

一场温馨的“相遇” 青岛市实验小学为爱出发家访

2019-11-12 21:04

摘要: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秋末的风任性地扫在身上,虽不刺骨,却也挺有煞味儿。此时,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正奔走在家访的路上,他们为爱出发,砥砺前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正在发生着,一场场温馨的相遇也在...

青报教育在线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秋末的风任性地扫在身上,虽不刺骨,却也挺有煞味儿。此时,青岛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正奔走在家访的路上,他们为爱出发,砥砺前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正在发生着,一场场温馨的相遇也在进行着。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就是父母和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行动来慢慢影响他,让他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而家访则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座桥梁,它连接的是家庭与学校,维系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它让教育更有温度。

潘玮老师是青岛市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已经给四五中队的孩子们当了三年多班主任,从2016年这帮小不点儿初踏校门,到成长为四年级的学长,她的身份已不仅仅是班主任,更多的头衔是“妈妈”、是“大家长”,甚至是孩子们的贴身“保姆”。这是一个周二的下午,学校的钟楼已被暮色遮住大半个身影,操场上,十五六个孩子还在继续着足球训练,他们在场上奋勇拼搏,没有一丝的怠慢,班主任潘老师时不时跑上场叮嘱几句,俨然是一个教练。但大多数情况下她双手托着腰,面带疲惫的站在一旁,而她的眼神却跟着场上的孩子们飞速跑动着……也许大家并不知道,潘老师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长久站立腰部很难负重,但是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她哪有机会坐着呢!长久站立和“上蹿下跳”才是常态。过了十多分钟,潘老师送走了结束训练的孩子们,本以为今天的工作总算可以画句号了,这时一个快递小哥向她跑来:“是您定的外卖吗?”“对对,谢谢您!”“潘老师您还不下班吗?”同事经过她身边随口问了一句。“简单吃两口,六点半要去家访。”早上七点进校,七点四十进班,中午看午餐,下午篮球赛她是孩子们的“主教练”,下午课活课她又抓着孩子们同步改错,三点五十送走放学的孩子们,她又变成了足球教练,当大家都替她松了口气,认为终于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时,她却又踏上了家访的夜路。一天24个小时,用在孩子们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妥妥地超过一半。

晚上七点,潘老师如约来到学生家,面对热情的家长和那一张张带着期盼的小脸蛋儿,她一天的疲惫荡然无存。家长和她聊着对孩子未来的规划,潘老师边听边记录,一一点评孩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针对家长提出来的语文学习越来越难的问题,也为孩子量身打造了相关建议:在阅读理解审题方面,如何抓住关键性词语来做题;如何多摘录好词好句进行累积,丰富自己的词汇储备;怎样强化日常用语用字的记忆,避免作文出现会说不会写的现象。听了潘老师的建议,家长们直呼太实用太解渴,和老师之间的话题越聊越深入,家校感情也在沟通中越贴越近。

四五中队的家访队伍中还有数学老师刘楠和体育老师董文惠。刘老师今年刚刚接手五班,他迅速进入角色,开学还不到两周,便对孩子们的情况了如指掌。每次家访前,刘老师都会仔细地把当天要走访学生的近期情况梳理一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家访时有的放矢。刘老师作为学校教导处主任,还向家长们介绍了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董老师作为四五中队的副班主任,平日里没少为孩子们操心付出,他认为不管是哪个学科的老师,都应该履行认真教学的天职,要教好学生,走进家庭,与家长深切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真正结成了家校合作的教育同盟。家长对老师的到来,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觉得温暖、感动。孩子们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老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潘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信心,我会努力改掉自己的缺点。” 听了小王同学的这句话,潘老师拍拍他的肩膀,欣慰地说:老师相信你!家访后的几天,潘老师更是陆续收到了许多微信消息,家长不无感激地说:潘老师,谢谢您对孩子的表扬和引导,我能感觉出来,这段时间,孩子情绪很平和,几乎不发脾气了。而且,上课也认真听讲了。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发自真心地感谢您。家长朴实的话语如徐徐清风,吹散了老师心中的所有疲惫。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感与情感的碰撞,家访使这种交流得到了更好地体现。因为家访,家校间的距离拉近了,大家毫无芥蒂,直面问题,换位思考,共商对策。看到孩子们和家长们充满信任的笑脸,能看出,作为老师,潘老师她很满足,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