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投入4.5亿元!青岛学生资助实现“三个全覆盖”
摘要:2020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5亿元,通过“奖、助、贷、免、补”等形式,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青报教育在线讯 青报教育在线3月12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目前我市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所有学校(包括公办与民办)全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20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5亿元,通过“奖、助、贷、免、补”等形式,切实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有力的财政后盾支持、全方位的精准资助方案、全覆盖的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感恩教育,有力保障了我市学生资助工作健康、持续、稳步发展,资助成效显著。
在学前教育阶段,全市免除了残疾幼儿、孤儿、建档立卡幼儿的保教费;对全市经区(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 3-5 岁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发放政府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分两档,一档为每学年1800元,二档为每学年2200元。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免费配发教科书和作业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寄宿生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
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全市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全日制在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分两档,一档为每学年1500元,二档为每学年2500元。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所有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收费标准免除学费;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在高等教育阶段,已建立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为主体,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资助方式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相关链接
多项资助政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张同学,是来自菏泽市曹县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入学那年,小张成功在当地申请了8000元的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顺利进入到高校学习。入学以后,班主任老师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主动告知他可以申请学费减免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入学3年来,小张共减免了学费15000元,因为是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年还可以申请最高档国家助学金,三年下来累计享受了1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小张今年面临毕业,回首即将过去的大学三年,他感慨万千,因为有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关怀,他的求学生活感觉轻松了很多,这三年里,他安心学习、勤奋上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2019年,国家设立了中职国家奖学金政策,这是国家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设立的国家级荣誉奖项。中职生的奖学金评审不单强调学习成绩,也更加注重学生在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18级学生王旭峰,是2019-2020学年中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学习成绩优异,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王旭峰同学说,6000元的国家奖学金对自己而言是一笔巨款,更是对自己努力的极大肯定,他更加坚定,中职学生通过努力拼搏、锻炼技能,一样能有好的发展。今后一定精益求精,传承工匠精神,争做大国工匠,报效祖国,成就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