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心理学家:如何彻底毁掉一个孩子,不停吓唬他就够了

2022-06-21 17:22 CC爸妈

摘要:你觉得无所谓的吓唬,也许就让孩子终身都活在了大人制造的恐惧中。

最近听朋友说了她家的事儿:

孩子今年6岁了,因为朋友和老公是40多岁才有的孩子,确实养得也比较谨慎,对孩子有点宠,也希望跟孩子保持亲密亲子关系,所以好多事儿不愿直接批评他,这会显得我们不通人情,然后我们就发现「吓唬」很好用!

“碰小动物会被咬掉手指,摸脏东西生病了要打针,乱跑会被坏人抓走、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了等等……”一吓唬,孩子就听话了。

孩子小时候很活泼可爱的,但现在我发现他性格非常胆小谨慎,也越来越黏我们,不愿意自己独立做任何事情,总是说不敢、我怕。

真的,已经到了影响生活的程度,不敢一个人上厕所、睡觉,不敢碰任何陌生的东西。

怎么给他解释、给他鼓励都不尝试!

我怀疑,是跟老吓唬他有关吗?

听了这个故事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我太明白一个内心充满恐惧的孩子有多难了。

同为父母,我也理解那种想要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受一丁点伤、冒一丁点险的心情。

但我也十分想说,不要低估童年时期父母语言的影响力。

你觉得无所谓的吓唬,也许就让孩子终身都活在了大人制造的恐惧中。

为什么大人们都喜欢说吓孩子的话呢?

因为实在是太管用了,不打不骂,就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不吼不叫,就能让孩子停止不良行为。

所以一旦搞不定孩子、或者孩子行为让我们焦虑时,我们就会不自觉用“恐惧”去管教。

恐惧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可怕?

01 扼杀孩子尝试的勇气

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多人对某些事物的抗拒与恐惧、做事风格的犹豫与踌躇,大多源于小时候被吓唬的经历。

“不要拿水杯,会摔碎的”“不要爬太高,摔下来就完了”

我们习惯用严重的后果去吓退孩子的行为。

就算吓唬不成功,在孩子依旧尝试并吃了“苦头”后,吓唬的家长也不忘补刀:

“看水杯碎了吧,我就说你不要碰”“叫你不要爬那么高,摔了吧”

慢慢的,孩子开始听你话,不再乱动桌上的东西,不再登高爬远,对一些陌生的、潜在的危险也敬而远之。

可是,孩子摔一下确实会痛,但这种痛只会持续很短时间,而我们植于孩子内心的恐惧、无能的感觉却会很长远。

一个被吓唬惯了的孩子,总是被 “未知的恐惧”紧紧包围,习惯性地放大事情的严重后果。

在父母的这种暗示下,他慢慢的就会形成“外界充满危险,我没能力保护自己”、“那些事情超出我年龄/能力/认识范围,我没能力完成” 的认知。

这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具毁灭性的。

最终孩子将变得怯懦、胆小、畏首畏尾,不愿意独立,也开始过度地依赖父母,凡事不敢、也不愿自己去尝试。

有次活动,观察孩子们在家父母陪伴下上在线美术的学习效果,我却意外的发现:

那些勇于尝试的孩子,会因为没有老师从旁监督,大胆发挥各种想法,这样画画、那样画画;

被唬大的孩子,即便没有老师监督,也会一直犹豫地问:妈妈,我这笔画这儿行吗?妈妈,这样对吗?

从小被吓唬:“你不听我话,就会有灾难性结局”,对未知失败的过分担忧,已经成了孩子人生的底色。

未来,当遇到时代新机遇、行业新机会时,有些人就会先试试再说;被吓的孩子则会被莫须有的恐惧感缚住手脚,不敢轻易尝试。

02 毁掉孩子的安全感

“不要端水杯,你会摔碎的,把你手扎流血。”“快睡觉,再不睡就让大灰狼把你叼走。”

虽然,大人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无非就是想通过“吓唬”孩子,让孩子去怕这件事,从而远离我们认为危险的、不好的东西。

这样养育起孩子来更省心,孩子的成长「看起来」也更安全。

但吓唬不等于保护,更不等于教育。

或许这种“威胁”、“恐吓”的方式对孩子很管用,孩子暂时安静了,乖巧了,但它是以牺牲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的。

就算长大了,知道这些都是莫须有的东西,内心的恐惧却依然在。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节目中,艺人金瀚就表示,自己晚上因害怕整晚都睡不着。

这是因为小时候父母为了让他早回家,总是吓唬他“小朋友如果回家太晚,地下室就会跳出一个红眼睛的娃娃”。

自此红眼睛的娃娃,成了金瀚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扼杀了他无数个本应美好的夜晚。

童年的事件可能会忘记,但感受不会消失。

那些恐惧、害怕的感觉会根植在孩子的身体中随时被唤醒,成为孩子一生都需要克服的阴影。

而一个对生存环境都充满恐惧和焦虑的孩子,又如何身心健康的长大呢?

03 让爱成为条件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再烦人,我就不带你出去玩了,我跟爸爸出去,你自己在家吧!”

在所有吓唬中,“我不要你了”这句话对孩子杀伤力最大。

大人总是天真的以为说说而已,“孩子不傻,又不当真的”。

但遗憾的是,多数我们吓唬孩子的话,他们都是当真的。

因为越小的孩子生存能力越弱,也就越依赖成人的保护,从而越容易被成人的恐吓和危险的力量控制。

想想我们小时候就知道啊,我们真的没有一次是透过长辈们的玩笑或是吓唬而理解他们背后的关心的。

孩子们能接受到的只是语言表面传达的意思,仅此而已。

每一次“我不要你了”都是在孩子心里扎下的软刀子,用抛弃作暗示,用监护人的爱来胁迫孩子就范。

殊不知。

这种“爱的撤回”对孩子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这种随时可能被抛弃的感受,迫使孩子妥协,也让孩子认为“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

我必须表现好,别人才会爱我、认可我。而一个表现不好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很容易形成取悦型人格,将他人的认可高于自我需求,不断将自我的价值放低、再放低,终日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不吓不唬,我们该怎么做?

01 分清危险的类型

做了妈妈后,才能明白孩子平安长大有多难,一个看不住,孩子就有可能受伤。

但要明白,我们用恐惧阻止,并不能真正的保护孩子。

当孩子想要尝试一件具有危险的事情时,我们不妨先在心里判断一下:

这件事是绝对危险的,绝对不能做的,比如用手指扣插座,从很高的地方往下跳等。

还是有点危险,但在父母的保护和指导下可以做的,如使用剪刀、刀具、尖锐工具等。

或是在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下,暂时做不到。如开火做饭,修理家电等。

当想清楚这个问题后,我想大部分事情都会有答案了。

1、只有在绝对危险的事情上,才要坚定的和孩子说“NO”,即使孩子哭闹也要坚定NO!

2、可尝试的,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比如DD现在这个阶段就总是对刀子、剪子特别感兴趣,奶奶一见就会紧张地喊“别碰,你拿刀就切手了,就流血了啊”。

我在的话,都会告诉他“可以试试,但要保证手握着刀柄不能碰刀刃,且不能拿着它走动”。

3、能力还达不到的,可以让孩子做小助理,比如家长修理家电,让小家伙帮忙递工具。

或者用相对安全的事情替换原本危险的事情,比如买角色扮演的玩具等。

02 拒绝也可以变得很有爱

在微博上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男孩假装超人在楼梯扶手上跳来跳去,爸爸有点生气地说“停下来,这样很危险”。

小男孩一脸不服气“超人才不怕死呢”。

除了揍一顿感觉无从下手对不对?

这位爸爸听完先愣了一下,随即蹲下来告诉他“英雄是不会将性命断送在玩乐上的,真正的英雄只有在保护重要的人时才会豁出性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比起“再跳,小心摔死你”,上面这位爸爸的话显然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在爱与理解中感受到被重视,也就愿意听你的话。

所以,改变吓唬,只需要我们多想一步,到底怎么表述孩子更易接受。

吓唬的最后总是弊大于利,如果吓唬管用了,那就说明孩子害怕了,在孩子心里埋下恐惧的种子。

如果吓唬不管用,也只会让孩子对父母的话语失去信任,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尝试。

所以,不要被吓唬的效果蒙蔽双眼。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生活在“爱”,而不是恐惧中,是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而不是在阴影中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