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九年一贯、幼儿园......局长校长“零距离”聊了这些!

2022-11-23 19:34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本期活动聚焦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领域,崂山区实验学校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分别汇报了落实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行动和青岛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新思路、新举措。

青报教育在线讯  11月23日上午,市教育局开展第二期“局长校长面对面 打通教学管理最后一公里”活动。本期活动聚焦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领域,崂山区实验学校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分别汇报了落实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行动和青岛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新思路、新举措。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作点评讲话。

姜元韶指出,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将活动作为打造名校、名校长的重要平台载体,通过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打磨指导、举办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等方式,帮助引领学校创出品牌,推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学校典型。要充分发挥活动的引领作用,推广典型学校的经验做法,辐射带动更多的学校参与到名校创建中来,切实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彰显抓好教育教学的态度和决心。

姜元韶强调,要抓好推进落实,局机关要以学校提出的政策支持需求为突破点,由分管局领导牵头,相关处室抓紧逐条研究解决,尽最大努力为学校提供政策支持保障。要深化改革攻坚,汇报学校要以活动为契机,加大工作纵深推进力度,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典型经验。崂山区实验学校要立足新的目标定位,深入研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和九年一贯制办学路径,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构建、信息化赋能教学、学校“和美教育”理念推陈出新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教学微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大提升。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要在更好发挥引领作用上下功夫,总结幼小衔接实践经验,在游戏课程质量上看齐全国水平,争取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发挥榜样力量,放大活动效应。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精准发力,实现初中部强校提质

创新集团化办学策略

以高质均衡促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集团现有金岭、中韩和崂发三个校区,金岭校区为主城区核心校(九年一贯),中韩校区为城乡结合部小学,崂发校区为乡村小学,三所代表不同区域的学校,存在明显差异。集团坚持“统中有异、统分结合、整合融通、个性发展”的目标,实施办学理念、师资调配、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标准和师生评价的“六个统一”,建立部联体、科联体、年级联合体、集团研究员制度,探索集团化办学融合式模式。通过集团校管理共通、课程共建、研训一体、优势共享等举措,推动各校区融合式发展,内涵式提升,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均衡发展。

实施“分层发展、差异评价”教师发展工程

以一流师资队伍为倍增计划护航

落实崂山区教师素养三年提升行动,制定《崂山区实验学校教师“分层发展,差异评价”方案》,通过系统设计和目标引领,对职初型、熟练型、资深型三个层面教师,围绕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方面,制定分层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激活教师发展内动力。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实现聚焦式发展,释放优势能量,助推专业成长。对学校骨干教师进行精准培养,未来三年打造市级教学能手或名师10名,以高素质教师团队助力教育倍增。

构建九年贯通课程体系

以完整成长链条实现长程育人目标

学校在“融合育人”课程理念引领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实施育人目标、育人策略、育人评价的衔接与递进,打造学生九年成长完整链条。通过“育人目标、育人载体、育人空间、育人价值、育人方式和育人评价”的六大融合路径,将三级课程统整成一个“五育融合、九年贯通”的 “53321”和美课程体系蓝图,实现长程育人和特色育人的目标。即围绕养德、启智、健体、怡情和乐行五大领域(五育价值并举),将基础类、特色类、拓展类课程进行融合(三类课程交织),通过小课堂(教室)、中课堂(学校)和大课堂(社会)三种实施空间融合(三态课堂互补),实施必修和选修两大习修方式(两修方式结合),聚焦和美少年育人总目标(一核目标引领)。

升级和美教学法实施策略

以大单元整体教学引领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变革

结合新课标,创新和美教学法实施策略,把说教材和单元类结构教学升级为说学期课程纲要和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一说、二备、三推进、多评”策略,将“说学期课程纲要、大单元的组建与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实施和‘五育并举、素养为本’的多元多次评价”整体建构,实现“研—教—学—评”一体化。通过实施学科内“学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和跨学科主题引领式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践行“1+N”协同教学模式,精研课堂教学微循环单位、“四环十步”课堂教学模式与和美课堂评价标准,打造“结构教学、合作探究、动态生成”的和美课堂,实现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变革。

实施初中部强校提质工程

以深耕教研促进质量全面提升

聚焦新课标和新中考改革,通过专家引领、集体学习、课例研讨、反思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对新课标和中考改革的把握水平;将“一课两案”作为落实校本教研的工具和抓手,使学习过程形成闭环结构,课堂教学案引领高效课堂变革,课后作业案推进作业改革;借助海大云平台等实现信息技术赋能教学,通过构建海量题库、科学命题、分层作业、精准分析、靶向作业和个人错题库等措施,实施精准提质,因材施教;将特殊禀赋学生的培养纳入长程规划,坚持日常教学中的素养立意,利用每周不少于两次托管时间,邀请高中和校内名师,对数理化生等学科进行拓展思维;与优质高中合作,搭建初高衔接平台,开发衔接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输送强基计划优秀生源。

推行家校社协同共育新机制

以激活教育磁场营造和谐家校社氛围

以《青岛市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为指导,以“‘一核三元同心圆’式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为抓手,形成教育合力,共筑同心圆。通过提升德育干部业务水平,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计划三年时间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50名。开发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如低年级《如何爱你的孩子——习惯的力量》、中年级《科学育儿,做智慧父母》、高年级《与青春期的碰撞》《学习好其实不难》等。创新完善家校沟通机制,营造和谐家校社氛围。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坚持把每件事情做出教育的味道

建峰填谷,

破解集团化办园优质均衡发展难题

集团化办园一定不是“拖着走”,而是“齐步走”;一定不是“单项帮扶”,而是“双方共赢”;一定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建峰填谷”。在实践中,通过三条路径实现集团化办园优质均衡发展。

——在新园创建中升华对教育的理解

从2012年到现在的10年间,共创建了7所新园。为了让每一所新园都具有其独特的气质,把每一所新园创建的过程都看成对教育重新理解的过程。空间、环境是隐性的课程,只有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从儿童的视角审视与打造环境,才能让冰冷的建筑具有教育的温度与灵性。

——形成团队的文化认同

在新园创建的过程中,如何将母园文化移植到新园,并使其在新园生根发芽,是新园能否快速融入集团的关键。一是为解决幼儿园规模扩大,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尝试进行项目管理,营造一种科学、有序、有效的管理文化;二是倡导开展参与式教研活动,强调教师的亲历与参与,体现合作与共享,营造一种共融共生、合作共享的教研文化;三是以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切入口,营造一种和谐、信任、宽容的服务文化。这些文化产生的过程都是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园与园相融相生的过程,同时又是构建新的文化高地的过程。

——持续优化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是保证组织高效运转的前提。随着幼儿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重构,形成了“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组织架构,既能将集团思想快速统一贯彻落实,达到均衡,做好“填谷”工作,又有利于各园特色发展,做到“建峰”。

2019年,西海岸新区启动联盟办园模式,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确立“适切共融、优质互补、共享共赢”的基本理念,本着“立足实际、灵活整合、质量为本、多元发展”的发展思路,与区内5所共同体园、18所民办园结为幼教联盟,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在办园思想、管理水平、师资培育、教育质量等各方面采取适度适切的精准支持,协助联盟园建峰填谷。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当天,第一幼儿园作为新区学前教育的一个缩影,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现场连线直播采访,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新区教育的良好形象。经过不懈的努力,第一幼儿园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后勤学校、山东省“十佳幼儿园”、山东省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立体引领,

走出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困境

随着幼儿园集团化规模的扩大,教师团队“青黄不接”问题随即呈现。如何使新教师快速胜任岗位,促进其专业发展,成了近几年的重要课题。幼儿园采取了“三给”策略,试图走出新教师专业成长困境。

——给理想:党建引领,坚定职业信念

幼儿园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帮助新教师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是以支部书记讲党课为引领,开创党课学习新局面,全体党员主动赋能,迅速掀起一人一课活动热情,进一步巩固党史学习成果;二是开展“园长讲一幼文化”活动,传承一幼历史文化,感受一代代一幼人用青春将梦想照进现实,激发教师职业愿景和理想,坚定职业信念;三是加强“绿满童心”党建品牌建设,打造品牌矩阵,实现党建阵地和教研阵地合二为一,以雁阵效应提升品牌内涵,不断迸发品牌强大生命力和号召力。同时,成立“绿满童心”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

——给支持:精准施策,提升业务水平。

幼儿园对新教师的专业引领采取循序渐进搭平台的方式。

第一年采取精准支持、给“拐棍”的策略。2017年启动了读懂儿童的项目,帮助教师观察评价儿童,解读儿童行为。老师们撰写了十万多条观察记录,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对孩子的认识、理解越来越深透,新教师逐渐进入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第二年采取师徒带教、压力驱动、封闭培训的策略。幼儿园选择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使新教师在指导中自觉成长;鼓励新教师接受基本功比武、承担项目、展示公开课等挑战,不断拓宽能力边界,促使其快速成长;采取专家引领、任务驱动、头脑风暴、封闭培训等方式,使新教师获得快速进步。

第三年采取“架梯、筑桥、搭台”的策略。为新教师创造多种展示自我的机会,架设“成名”的阶梯;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人文素养、专业发展、心理健康等多种培训,构筑发展的“立交桥”;推荐其参加省、市、区的教师讲坛、学术论坛等,搭建交流的平台,逐步提升其业务水平。

——给平台:个性引领,增强专业自信

新教师对职业产生困惑的第三重因素,是当其无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受挫。幼儿园为其搭建各种平台,寻找优势,帮助成功,增强自信。

一是成立园级名师工作室。利用幼儿园四位市级以上名师资源,成立了四个名师工作室,引领新教师依据自身优势和学科兴趣钻研教学活动,并给与业务指导,逐渐提升她们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二是构建“双师制”师徒结对模式。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优势,实施“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双师制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助推新教师成长。三是搭建活动平台。通过教师节、园庆等活动,发现教师特长,鼓励教师进行个性化展示,增强教师自信。

经过几年的努力,新教师迅速成长。几年间,一幼先后为新区培养并输出多名园长及业务带头人,22人次入选国家、省、市级名师、教学能手,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教学评选中获奖。“绿满童心”管理团队获新区优秀管理团队。“能包容、会感恩、有爱心、懂孩子”的绿色教育教师品牌越发响亮。

创新理念,

突破绿色教育内涵发展瓶颈

在长期的实践中,幼儿园形成并确立了“绿色教育”办园特色,提出了“绿色教育自然天放”的教育理念。为每个孩子创造了一种自然、自由、平衡、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了具有独特性、生态性、开放性的绿色课程。

——理念的完善

持续完善绿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将绿色教育核心理念从“自然天放”升级到了“自然天放尽性成德”,也就是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发展幼儿个性的同时,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课程的优化

以“自然天放 尽性成德”为核心理念的绿色课程,具有“回归自然、顺应天性、把握生态、性德相融”四个特征。进一步凝练绿色课程目标,完善“三层五域”的绿色课程结构体系,以“文化渗透”为线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根植于绿色课程中,解决顺应天性与立德树人割裂的问题。

——科研的引领

绿色教育内涵发展过程中,课题研究贯穿始终。不间断申报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促进绿色教育的深度研究。2021年申报的《自然天放 尽性成德:幼儿园绿色课程25年创生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1年绿色教育走上了国际舞台,在“中国-新西兰”学前教育研讨会上作为中国唯一幼儿园代表进行发言,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