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批录取结果出炉!他们“艺”路生花,圆梦名校
摘要:7月11日,山东省2023年高考艺术类提前批录取结果公布。青岛一批优秀艺考生喜获清华美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梦中情校”录取,即将在艺术道路上开启一段崭新的逐梦之旅。这样的优秀是如何练就的?青报教育在线采访了多位艺考生,解密圆梦名校背后的成功密码。
青报教育在线讯 7月11日,山东省2023年高考艺术类提前批录取结果公布。青岛一批优秀艺考生喜获清华美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梦中情校”录取,即将在艺术道路上开启一段崭新的逐梦之旅。这样的优秀是如何练就的?青报教育在线采访了多位艺考生,解密圆梦名校背后的成功密码。
青岛十七中 刘畅
文化课专业课两不误,清华美院不是梦
“难以置信,我真的考上清华美院了!”青岛十七中学生刘畅以专业全省第四的成绩被清华美院造型专业录取。当儿时的梦想真正实现的那一刻,刘畅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四岁时,刘畅便展现出了绘画天赋。“那时,我刚上幼儿园,妈妈发现我画画时非常专注,为我报名了兴趣班,就这样一直学到了现在。”刘畅说,怀着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她在小学时就将清华美院作为了自己梦想院校,并在中考志愿填报时,把青岛十七中作为第一志愿。
“当年,我的中考分数已经超过了2中、58中的分数线,但是我一心想走美术这条路,就选择了十七中美术班。”刘畅说,十七中每年都会有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考入知名的美术院校, 这也是她坚定选择十七中的原因,“像今年我的同学们发挥也非常出色,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有19位,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的有13位。”
刘畅介绍,进入高中之后,专业知识量更多,难度更大。学校为美术生提供了系统课程安排,并配备了经验丰富、学历高、专业强的教师团队。“专业老师从本质上来引导我们,而不是教给我们绘画的套路,让我们死记硬背。”提起老师们的教导,刘畅话语中充满感恩之情。
如何权衡文化课和艺术课?这是摆在每一名艺术生面前的难题。对此,刘畅也有自己的经验方法。“高一高二时,我在文化课和专业课上的学习时间分配是7:3的比例,高三集训时,90%的时间都是在专业课上,每天从早上8点上课,晚上加课到12点。尽管如此,文化课也不能全部放下,挤出时间通过做题进行复习巩固。”
青岛二中 周彤菲
确定目标,便只顾风雨兼程
2021年,青报教育在线就曾采访过周彤菲,当时她是班级中为数不多没有参加自招的“清流”,她凭自身的规划和努力,在2020年的中考中以344分的优异成绩录取到青岛二中学习。优异的成绩和时间的流逝没有让周彤菲松懈半分,高考成绩发布后,她以优异的成绩录取至清华美院延续她的艺术梦想。
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周彤菲其实有很多选择,但她在艺考这条路上,走得无比坚定。
“我初三时就将参加艺考纳入我的规划里,艺考精彩但很困难,对我来说充满挑战,我热爱艺术,喜欢画画,走艺术这条路,兴趣爱好是极其重要的。就像画画,通常就是一坐一天,不间断地进行创作,如果不是真喜欢、真热爱,那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在画画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就像只有我自己,我可以完全静下心,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艺考对我来说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对于自己的生涯规划及未来发展方向,周彤菲一直有很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能力。“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是很重要的,初中时,青岛二中是我的目标,知道自己文科偏强,物理、化学不占优势的特点,那就埋头努力,取长补短,以扎实的文化课成绩考入青岛二中。进入二中后,清华美院就是我的目标,为了考入清华美院,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会画画,并在不断地绘画积累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打下较好的基础。后期参加集训时,每天都会泡在画室里,每天练习在10个小时以上,真正能让自己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绘画之中。”
“虽然参加了艺考,但文化课的学习也同样不能忽略。高一和高二在学校学习时,我紧跟老师思路,百分百投入到学习中。二中的老师特别负责,为了让我们不落下文化课,高三时也一直鼓励并关心帮助我们学习,才能为清华美院三月份的文化课考试和高考打下重要的基础,不让自己辛苦考取的证书白费。”周彤菲在采访中对青岛二中的老师们表示深深地感谢,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选择艺考,那就是选择了埋头苦干,选择了厚积薄发,也意味着从此没有周末,也没有寒暑假。集训时要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专业课提升中,而在学习文化课上也同样需要积累巩固,但现在已经记不起当时的不易了,剩下的都是满满的收获,这段艺考经历非常难忘。给自己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总是没错的。”
艺考的路上,布满了周彤菲一步一步向前的脚印,”虽然我也有过气馁、也有过绝望的时刻,但是我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目标有清晰把控,不管未来什么样,都要竭尽全力去实现目标。”周彤菲坚定地说道。
青岛一中 李雨轩
成功没有捷径 唯有热爱+勤奋+自律
“特别特别特别地兴奋!北京舞蹈学院是我的梦中情校,现在有一种美梦成真的感觉。”青岛一中学生李雨轩今年被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表演(歌舞剧)专业录取,当问及看到录取结果时的心情,李雨轩抑制不住开心的情绪,连用了几个“特别兴奋”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与李雨轩的交流中,能深刻感受到她对舞蹈的由衷热爱。她说,自己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舞蹈。芭蕾舞、爵士舞、民族舞……都有涉猎,并多次在国内外舞蹈比赛中夺得荣誉。“我特别喜欢舞蹈,小时候就把北舞作为心中神圣的梦想。”在李雨轩看来,这种热爱还与家庭氛围的熏陶密不可分。“我爸妈的艺术细胞就比较多,爸爸喜欢摄影,妈妈喜欢古典音乐,他们对我影响很大。”
正是出于对舞蹈的热爱,中考时,她以舞蹈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青岛一中,朝着北舞的梦想不断努力。然而,成长的道路是坎坷的。因为训练时受伤,高二下学期时,李雨轩不得不把舞蹈专业方向定为歌舞剧,这对于从未学过唱歌的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转到歌舞剧专业后,不仅要学舞蹈,还要学唱歌、台词、表演等等,难度更大了。”李雨轩说,面对繁重的学习内容,她压力倍增。刚开始时,她几乎每周都会哭一次,但哭过之后她总会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心无旁骛,全力备考。
“对于舞蹈生来说,控制体重很关键,我每天饮食摄入600大卡以内,穿着暴汗服跳绳70分钟,骑自行车15公里;一首曲目连跳3遍,保证气息;每天练一个小时晨功,夯实台词功底;背谱子、写乐理的时候,我都会压着腿,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采访中,李雨轩分享了她艺考冲刺阶段的每日安排,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勤奋与自律。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备考之路格外艰辛,但回忆起这些往事时,李雨轩脸上总是挂满笑容,让人不禁感慨这位看起来外表柔弱的小女孩,内心充满了力量。
“艺考是一件磨炼心性和意志力的事。”作为“过来人”,李雨轩分享了自己的备考心得。她说,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保持冷静,还要多和父母、老师商量,这样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同时,舞蹈生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练习,形成肌肉记忆,这样在考场上才能如鱼得水。此外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制定好每日计划,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青岛一中 徐浩然
意料之外的结果,蓄谋已久的成功
“对于这个录取结果我真的很意外。”来自青岛一中的高考生徐浩然向青报教育在线分享了得知自己被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录取时的激动心情。
“因为我是因为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才选择艺考这条道路的。”徐浩然打趣道,但其实,他做出走上艺考这条道路的决定,成绩并不是一个主导性因素。徐浩然的妈妈告诉青报教育在线,徐浩然走艺术高考这条道路是在初三下半学期就已经决定了的。“徐浩然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小的时候一直有参加青岛市内市外艺术表演的童声乐团,后来因为课业的关系暂停了演出的行程,但是声乐的相关训练孩子一直都没有放下。初三做好这个决定之后,我们也是向着中央音乐学院这个目标院校去的,因此高中选择了艺术氛围比较浓厚的青岛一中,高中三年和录取结果都说明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徐妈妈认为,孩子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因此不应该太按照世俗的一些标准去限制他,“孩子擅长声乐这个方向,又喜欢这个方向,擅长的食物和喜爱的事务能重合就已经很幸运了,那我没理由不支持他所做的这个决定。”徐妈妈惭愧地说道:“因为他从小主意比较正,性格也很外向,所以他做决定经常会主动和我们说明原因,然后我们再一起商量出一个可以实施的行动策略,说是放养但其实也是有在仔细地留心,我想正是因为我们给予他的独立空间和人格尊重,才让他在做决定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青岛十九中 马毓遥
敢于接受批评,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
“我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当查询到自己的录取结果时,马毓遥难掩激动,数百个安静孤寂的凌晨见证着她的努力与成长,现如今一切尘埃落定,马毓遥准备开启她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精彩大学时光。
“对于美术生而言,中央美术学院是理想中的最高美术学府,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高一下学期, 马毓遥决定选择艺考美术的道路,对比起从小就接触美术,有美术功底的同学来说,这无疑对马毓遥来说是较大的差距和挑战,这就要求她比其他同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200%的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之中。
“高二的时候,我正式开始准备艺考,在学校时紧跟老师思路,不落下文化课,在周末的休息时间、在学校的课间空余时间和在家完成作业后的自由支配时间都要好好利用,我用一切可以支配的时间来画画,逐渐从陌生潦草找到灵感,打下一定的绘画基础,为高三集训冲刺,自己的绘画功底更进一步做准备。”
回想起自己艺考以来的一路征程,马毓遥收获颇丰。“高三的集训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段难忘珍贵的时光,当时在画室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通常从上午八点到凌晨一、两点都要坐在画架前创作。不论是上课还是下课时间,我都很珍惜,下课如果没事的话我一般也都在画画,只要投入进去,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创作,就不会觉得枯燥。在画室画画的时候,不觉得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一抬头才看到窗户外已经黑天了,真的感觉不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听着感觉时间很长,很辛苦,但其实真的投入到绘画中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时间都像暂停了一样。”
对于艺考的准备和学习方面,马毓遥有自己的“宝典”。“全身心的努力是第一位的,但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身为一名艺考生,平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方面多多学习。我也喜欢刷视频,但我在准备艺考阶段的时候,搜索和刷到的视频时也都是关于美术和绘画技巧的东西,可以从大师和优秀前辈们的作品中多看、多学、多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找到自己绘画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最终提高的是自己的水平。”
除了忘乎所以、全身心投入到绘画创作之外,马毓遥还喜欢听别人提出批评的意见。“教画画的老师是艺术工作者,性格有好有坏,有同学可能会害怕呀,觉得老师不好相处,给我们指出意见的时候太过严厉和直接,所有不敢和老师多说话。但我喜欢和老师多沟通,老师们都很专业,自身的艺术功底都很深厚,而且教过很多艺考的学生,是最有经验的,和老师多沟通能发现自己画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改正不足,提高自己。”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的过程。“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努力的尽头在哪里,坚持向前,才会知道原来自己的潜能如此巨大!所有的付出和辛苦与收获的喜悦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
青岛十九中 彭韵霏
艺考不是捷径,热爱才是
盛夏鼎沸,蝉鸣花香。伴随着7月的海风,彭韵霏实现了自己的青春目标,她以全国第25的优异成绩录取至中国音乐学院美声专业,继续追逐她的音乐梦想。
彭韵霏与音乐有不解的缘分。“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小时候学过竹笛等乐器,还上过播音主持相关的兴趣班,中考时也是以音乐特长生的身份进入青岛十九中学习,音乐贯穿了我的青春。”
在采访中,彭韵霏特别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悉心栽培,“我特别感谢我们学校和老师,十九中真的很适合艺考生,学校的艺术楼很大,琴房的数量很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琴房,这对于我们练习有很大的帮助。学校不仅有充足的场地,而且老师们也很负责,一直会有老师巡楼,既可以保证我们的安全,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直接问老师,每天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没什么,但日积月累就是质的飞跃。”
回想起自己的艺考学习之路,彭韵霏收获满满,感慨良多。“我从高一就确定了艺考这条路,声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不耽误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抽空练习,不荒废自己前期打下的基础。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我正式到北京开始系统的练习,在北京的练习让我收获很多,”
艺考不同于埋头干读书,有“灵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北京集训时,老师都是资历很深的艺术工作者,培养过很多艺考生,他们经常告诉我,有时间要多出去走走,开拓自己的眼界,打开格局,有时比自己瞎琢磨更有效果。”
“虽然现在艺考已经普及了很多,但可能还会有固定刻板的印象存在,其实艺考不是捷径,艺考甚至比普通的高考更加费事费心力。艺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做专业课的积累突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时间的过程来沉淀。艺考本来就是一个长战线的事情,这期间一定要控制住自己,戒骄戒躁,全身心投入到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中,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彭韵霏真诚地向想选择艺考道路的学弟学妹们建议,“选择艺考,那就先要放平心态,艺考相当于参加了两次‘高考’,一次是对艺术的专业课考验,一次是对文化的高考考验,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平衡二者。如果想要冲刺更好的院校,那艺考就需要进行校考,校考的竞争往往都很激烈,要有一颗不论结果好坏都能坦然接受的‘大心脏’,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影响自己的发挥,就当是一场历练。”
“以后我会不断进取,成为一名真正的歌唱家。”彭韵霏说,未来,她会继续在喜爱的音乐领域深造,实现自己下一阶段的目标。
青岛艺术学校 谭振业
他用行动证明,越努力越幸运
“当看到全国第二的成绩时,我激动地跳起来!”青岛艺术学校六年制舞蹈表演专业的谭振业被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教育专业录取。再次提起看到专业成绩的心情,他依然兴奋不已。
谭振业回忆,他与舞蹈的结缘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学二年级时,他被少年宫的老师选中后,走上了舞蹈的道路。然而,当真正开始学习舞蹈后,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天赋型的选手,在班级里更不是最突出的那一个。直到来到艺校之后,他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在艺校这六年,我越来越热爱舞蹈,和舞蹈分不开了。”提到自己的母校青岛艺术学校,谭振业有着说不尽的感激,尤其感谢恩师冯勇的教诲。
“小学时我就认识了冯老师,当时他建议我上艺校,我就来了。这六年,他见证了我从班级里最矮的学生慢慢长高,成绩等各方面也在一点一滴的成长。如今不论我遇到什么事,我都会第一时间跟冯老师说。”在谭振业心中,青岛艺术学校是他舞蹈梦开始的地方,在艺校学习的日子也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没有所谓的天赋异禀,只有不断地努力进取。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谭振业用行动证明,越努力越幸运。学校原本没有晚功时间,作为班里唯一的男住校生,他常常晚上来到练功房加练,也总是练到最晚的那一个。“虽然很苦很累,但哪怕进步一点点,也是好的。”
这份努力进取的心态,谭振业一直坚持到了艺考冲刺阶段。“在北京集训时,我永远都是第一个到教室的。”谭振业感慨,北京舞蹈学院曾是他遥不可及的梦,但他一点点地向着梦想靠近。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夏天他终于圆梦了。
青岛艺术学校 赵旌羽
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
青岛艺术学校学生赵旌羽今年也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她的专业是古典舞表演方向。谈起自己的舞蹈学习生涯,赵旌羽最大的感慨就是,坚持很重要。
原来,从学习舞蹈开始,赵旌羽总是伤病不断,累过、哭过,但却从没想过放弃。尤其是高三集训阶段,她只身一人在北京训练,加上伤病困扰,心理压力达到了顶峰。“因为胯部受伤严重,很多次我都感觉自己没希望了,要‘凉’了,真的是咬着牙在坚持。”在赵旌羽看来,成与败只是一念之差,只要再坚持一下,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艺校老师们的鼓励,也成为赵旌羽前行路上的强大力量。她说,每次受伤的时候,班主任及所有的任课老师都会第一时间关心自己,在浓浓师爱的伴随下,她不灰心、不气馁,越来越自信。
在赵旌羽看来,青岛艺术学校提供的丰富的演出活动和比赛机会,给了自己专业提升的广阔舞台。她曾荣获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并在今年的山东省舞蹈类统考中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绩。“每年学校都会组织非常多的活动,也会带领我们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每一次登上舞台,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历练机会。”赵旌羽感慨地说。
据了解,青岛艺术学校2017级舞蹈专业学生在今年的艺术类提前批录取中表现亮眼,除了2名学生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还有2名学生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20余名学生均获得提前批录取,考入心仪院校。
青岛艺术学校 梁元赫
只要足够热爱,冷门专业也有大舞台
青岛艺术学校学生梁元赫以全国第二名的专业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录取,即将进入到中国殿堂级的最高音乐学府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
在梁元赫心中,从小就种下了音乐的种子。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钢琴,中间还学习过小提琴、尤克里里、吉他等乐器,并且一直都是校合唱团的骨干成员。六年级时,他接触到了音乐制作,常常会自己摸索编曲创作,直到初二时,坚定了踏上音乐之路的想法。
“来到青岛艺术学校后,理论组的老师给我的帮助和支持特别大,在视唱、练耳、乐理的学习上提供了很多指导。” 梁元赫介绍,电子音乐制作专业是比较“冷门”且难度比较大的专业,最主要的就是理论科目要打牢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熟练掌握更高难度的知识和技能。
梁元赫坦言,自己的备考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高三上学期,他因意外导致右手臂骨折,眼看马上就要艺考,心里格外着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他坚持用左手练琴,因为无法拿笔,遇到需要写作的内容他便用电脑操作。幸运的是,他的手臂恢复良好,没有影响最终的考试。
谈及未来的理想,梁元赫说,他想做一名全能音乐人,并希望继续深造,在学术上有所造诣,为中国音乐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青报教育在线 徐阳 原赫 蔡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