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开发幼儿园生成课程,教师不妨“等一等”
摘要:近日,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培训在西海岸新区大村中心幼儿园举行。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分园园长宋虹作为特邀专家,围绕幼儿园现有课程建进行研讨交流,并为幼儿园全体教师做《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专题讲座,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课程建设指导。
青报教育在线讯 立足乡土特色,幼儿园能做些什么?教师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生成园本课程?近日,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培训在西海岸新区大村中心幼儿园举行。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分园园长宋虹作为特邀专家,围绕幼儿园现有课程建进行研讨交流,并为幼儿园全体教师做《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专题讲座,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课程建设指导。
巧用乡土资源彰显课程特色
上午的活动中,宋虹依次走进幼儿园大、中、小班,详细了解各班级活动区域布置、一日活动组织和课间操等情况,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研讨交流环节,老师们最困惑的就是园本课程建设,他们拿出了幼儿园已开发的《乡土润童心》课程,请求专家点拨指导。宋虹分析说,幼儿园处于乡村,课程建设应立足乡土文化,发掘周围的乡土资源。在来幼儿园的路上,她看到大村镇被誉为菇乡小镇,当地盛产各类菌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可以围绕菌菇的生长、种植、采摘开发一门课程,引导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宋虹还发现,幼儿园的院子非常宽敞,栽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这是城区幼儿园所不具备的条件。此时正值树叶凋零之际,老师们可以围绕树叶设计一门“寻找树妈妈”课程,让孩子们收集落叶,探究是哪棵树的,再由这一点发散出去,让孩子们探究幼儿园一共有多少树、都是什么树,制作树木排行榜,发展数学思维。还可以设计树叶拼接画、铺树叶小路、制作树叶服饰等实践活动,逐渐延伸到“研究树根,感悟生命的成长”“怎样爱护树木,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宋虹的话引起了老师的广泛共鸣,然而老师们却没有想到这一点。老师们不禁感慨,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可开发的特色课程,思路瞬间变得清晰起来。一边翻阅《乡土润童心》课程,一边介绍《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宋虹将指南中的要求应该在集体游戏还是分散游戏中落实,也一一进行说明,就连每一个课程的名字,宋虹也帮助老师们进行优化。例如,幼儿园课程中有一门“小小的我”,“小小的”虽然听起来很可爱,但改成“我能干”更好,这样的课程名字更能体现出孩子的自信。
学会等待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显然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实施,孩子们有时候并不会按照老师的预设进行活动,这就需要老师们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及问题,有目的地引导,从而形成具有班本特色的课程。当天下午,宋虹给全体老师做了《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专题讲座,结合《我们的民族村》课程,剖析了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创设思路和过程。
暑假结束后,孩子们相互分享外出游玩的收获。其中,“民族村”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和讨论。于是,他们决定把收集的不同民族的特产、服饰等带到班级里,创设一个“民族村”。在民族村里,孩子们主要带来了不同民族的食物图片,老师提供了太空泥和各种半成品材。孩子们聚在一起,主要是“吃吃喝喝”。因为孩子们的游戏内容都是基于生活经验,缺少对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经验,所以吃吃喝喝对他们再正常不过。
随着吃吃喝喝兴趣的降低,老师在民族村投放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新材料的出现丰富了孩子们的游戏内容,孩子们纷纷穿上民族服饰,带入角色玩着请客吃饭的游戏。有的孩子提出少数民族会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跳舞,这时老师紧接着提供了各个民族的舞蹈让大家欣赏,孩子们编排了唱歌跳舞的节目,并设计了节目单。
在当天游戏分享中,孩子们被蒙古族的篝火晚会所吸引,有的孩子提出“我们也举行一个篝火晚会吧,像他们那样围着篝火跳舞。”于是,孩子们开始围着火锅跳舞。跳了一段时间后,有的孩子觉得“这个火锅太不像篝火了。”此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没有篝火怎么办?”“篝火什么样?”孩子们发现,篝火像三角形,可以用长条积木搭建一个三角形。然而,由于积木支撑力不够,加上地板太滑,搭建起来的三角形总是会倒。后来,孩子们换成了圆柱形积木,摞起来,可惜也不牢固。
数次尝试失败后,老师们并没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耐心,让他们持续的探究。这时,有的孩子想到,像打保龄球摆成那样就不会倒了。这次,他们果然成功了。在分享时,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们记得之前搭建圣诞树就是三角形的样子,于是他们又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搭建篝火,这时已经不需要老师去引导,孩子们已经可以自主探究了。
但这还没有结束,宋虹又介绍了“民族村的衣服风波”、“民族村来了高山族的客人”、“有趣的汉字”等后续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基于孩子们对“民族村”的讨论随机生成的,老师们在这过程中一直是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求,适时地介入,给予支持和引导。
“老师的最大智慧在于学会等待、学会观察。”宋虹说。开展区域游戏就是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幼儿有不同的想法。老师要做的是耐心观察,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从而达到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内化、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评价为幼儿提供了集体分享、讨论的机会,这是他们分享成果的良好时机,是拓展游戏必不可少的一环。
老师明晰园本课程建设新思路
针对园本课程建设的建设思路,宋虹梳理出了了“确立主题,做价值判断与分析”、“制定主题目标”、“形成主题网络图”、“制定周计划”等步骤,结合具体的课程案例进行了说明。虽然进行了整整一天的培训,但老师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获益良多。
大村中心幼儿园教师丁慧反思到,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连贯性和递进性,考虑到各年龄班的差异性。小班以适应幼儿园生活、自我服务、亲密的人等为主,可以设计好吃的水果、可爱的我、赶海真有趣等课程。中班以建立自我意识、规则意识、探究意识以及社会性培训为主,可以设计幼儿园里的树、奇妙的动物、好朋友等课程。大班则侧重探究精神、探究方法、学习品质的培养,以及幼小衔接内容的渗透,可以设计我是中国娃、小小安全员、我要上小学了等课程。
大村中心幼儿园教师徐萌说,在课程游戏化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应不断进行思维的转换和理念的革新。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老师耐心的考验,老师很难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有足够毅力,但可以给孩子们足够的耐心,做孩子信心的支持者,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经验的获得与积累。
大村中心幼儿园园长王秀芹表示,专家的宝贵建议和精心指导,不仅为幼儿园提供了反思生成课程建设的新视角,也为后续优化园本课程指明了方向。老师们要深入领会此次培训的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去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乘着“强镇筑基”的东风,做出更多可供借鉴和可推广的课程建设成果。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