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跳出教育看教育”,岛城教师共谱高中校本精品课程建设蓝图

2024-06-18 17:25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课程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青岛市2024年高中校本精品课程建设培训会在青岛六十七中圆满结束。

青报教育在线讯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6月17-18日,青岛市2024年高中校本精品课程建设暨推广培训会在青岛六十七中校长田山的致辞中开幕,岛城80余所高中学校共200名校本课程骨干教师代表齐聚青岛六十七中行知讲坛,共同学习、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跳出传统教育的框架,建设面向未来的优质校本课程。

培训伊始,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社会科学处处长王牧华发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课程创生”主题演讲。

王牧华在演讲中提出了“课程空间”概念,包括课程的物理空间、实践空间、社会空间三个层次。物理空间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辅助、支持、促进课程实施的场所;课程的实践空间是课程与教学实践发生的场域;课程的社会空间是社会文化与地域文化在课程中的集中呈现。三个空间有助于资源拓展、协同育人和未来塑造。他强调,课程研究应革新空间观念,建立空间思维,拓展空间视域,探索空间方法,以助力课程改革和教育现代化。

“教师是课程师,是课程的研发人员”,他认为,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身份,不应该是一个被动的实施者,而是一个积极的课程领导者和创新的课程实施者。教师的课程创生有“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5个环节以及“课程作为学习机会、课程作为学习体验和课程作为学习经验”3个原则,据此来说,教师的课程创新应当是基于课程标准拓展学习机会、立足学校情境丰富学习体验、着眼学生发展转化学习经验。

随后,王牧华介绍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未来课程研究,包括课程主体的联通主义、课程时间的未来主义、课程空间的开放主义以及课程资源的泛在主义,并指出课程开发未来一定会走向主体多元、空间多元、机制畅通和注重课程体验。在培训过程中,王牧华还带来了《魅力课堂:有效到创造》讲座,就自己在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举例剖析,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意犹未尽。

培训过程中,青岛六十七中的韩涵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模拟联合国活动,演绎了《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正确使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此外,部分学校代表就优秀课程进行展示,包括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于静《国际理解力校本课程——理解与交流》、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六中学沃春霞《立德树人统领下高中“革命文化”校本课程》、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王海燕《群芳谱韵,绣梦红楼——〈红楼梦〉女子群像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曹春梅《高一学生体验式班会课》、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杨敏 《青岛红色文化教育》等12个精品课程汇报,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校本课程负责人魏清泉对以上课程点评总结。

一位参加培训会的教师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学校也有校本课程,但并没有深入地进行创新和研究,也面临着亟需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听完王教授所讲的课程创生,我已经有了对我们学校校本课程改革的初步构想。”还有教师兴奋地表示,看了众多学校的优秀课程,在交流中受益匪浅,也对本校的精品校本课程建设有了一份信心。

据了解,此次培训会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青岛六十七中承办,作为活动承办方的青岛六十七中,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已然迈出了精彩的一步——在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精品校(园)本课程评选活动中,数学组卞文团队、政治组杨敏团队提交的课程被评为市精品校本课程。

青岛六十七中校长田山表示:“非常荣幸六十七中能够成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课程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此次活动有利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实现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青岛高中学校校本精品课程取得更高的成就!”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