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可为 “职教出海”拓空间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教出海”需要重点把握的10个环节
摘要:新质生产力可为 “职教出海”拓空间
青岛市教育局 李运忠
作者简介:李运忠,军队转业干部,现就职于青岛市教育局。1984年入伍,海军上校军衔,海军工程大学机电工程专业。部队期间曾荣立三等功3次,荣立二等功1次,被评为精武标兵4次,曾获得海军优秀人才科技进步三等奖,骑鲸蹈海,劈波斩浪,七下大洋,深海雷霆。经历了从军人到教育的蜕变,刻苦钻研,深入学习,快速提升,融入教育,服务全民。紧盯教育前沿,立足分管领域,推进职业教育,促进职继融合,聚焦积极老龄研究,发力职业教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要求,先行学习探讨。从理论到实践,从课题到标准,从政策到对策,从专业到专家等等,无不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增信,在崇德中力行,在实践中力为。自2011年转业到青岛市教育局工作以来,先后主持起草《青岛市教育局等7部门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措施》《青岛市区(市)三级建设标准(试行)》等多个文件。创建的青岛社区教育4.9级“微学汇”项目全国首创,引领发展。完成青岛教育十三五重点课题,4.9级微学汇信息化案例被清华大学出版的白皮书收录,山东社区教育白皮书编委成员,其本人被聘请为教育部社区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国家社区教育机构三级建设标准研发课题组成员。组织出台青岛社区教育机构三级标准全国首创,填补空白。获得青岛市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报告成果一等奖,多次在青岛市教育局公务员考核中评为优秀等级,被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青岛警备区政治工作处授予“青岛市优秀退役军人称号”。近日撰写的以《新质生产力可为思辨职教新发展》为题的文章,引起了国际国内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此文观点新颖,立意升华,先后被环球视点网、法治新闻观点网、民生中国周刊、中国早报、中视快报、搜狐新闻、今日新闻网、中国旅游网、城市快报网、中国市场网、大众新闻中心、大众健康网、中国书先锋日报、大江报、中兴日报、华文社、华联社、百度极速版悦读点、青报教育在线等四十多家知名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共同聚焦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新实践。近日《涓涓流水映雪山墨香清秀汇天边》阅读书评治愈青报教育在线。《新质生产力可为 “职教出海”拓空间——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教出海”需要重点把握的10个环节》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可为的系列之篇,“职教出海”项目正当其时,意义深远。进入教育系统13年以来,以一名优秀公务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德树人,厚德育人,始终用自己的工作实践维护教育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引言:我们正身处于技术革命的强大冲击之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被誉为新质生产力时代。这个时代的变革之快,超越了人们的常规想象和空间预期,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教育、工作和生活方式。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适应并把握这一变革,共同迎接这个伟大时代的到来。需求与发展,时间与空间,启智与跨越,量变与质变,信息万千。新质生产力将推动我们不断的思辨,改变这个穿越时空的美好世界。
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内涵涵盖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融合。其显著特征表现为跨界性、创新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新质生产力的跨界性体现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推动了技术创新的边界不断扩展;创新性则表现为对既有技术的突破和颠覆,催生了全新的产品和服务;高效性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而可持续性则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将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空间与维度拓展,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深入的技术性革命,这场技术性革命必将是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智慧选择。
新质新定位。面对新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首先,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职业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其次,职业教育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最后,职业教育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职教出海”,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需要高精尖的科研人才,更需要大量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然而,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激烈态势,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职业教育“出海”不仅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举措。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部区会商会议上表示: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推进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通过及时学习与迭代认知,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关于下一批“双高计划”建设的明确信号,职业教育从“双高”到“新双高”的提出,凸显“办学能力”和“产教融合”的丰富内涵,为推进《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一体两翼五重点”的构建注入新活力。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对“职教出海”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升,为未来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问题导向深度析。在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对于“职教出海”部省文件均有部署,“职教出海”已成必然,需循序渐进,高端推出,高势而为,高点聚焦。但同样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职教出海的涉法性问题、安可性问题、法律性文本合同、专业化团队、跨海域合作与职教出海国家文化背景等等,都需要切实可行的对策应对,不然,即便出海,也无法抗击风浪与规避风险,后续仍将困难重重,危机四伏。针对“职教出海”所涉及的相关问题,“随企出海、随企办学”,“融链合作、标准输出”等创新实践行动已经证明,“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合作模式已初步形成。在推进“职教出海”的过程中,需要多元聚力,重点把握,专业化储备,方可聚力而为,逐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打造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紧盯职教前沿,创新提升发展。落实怀进鹏部长最新讲话要求,跟进赋予新的内涵。聚焦“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为一体的“新双高”建设,创新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职教出海”表面看是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但更是国家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推进国家经济建设的智慧之举。所以,站在整个职业教育的方向宏观而言,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另外,对于职教出海国家的大背景应该有精准把握,通常包括该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了解目标国家的市场需求、就业情况、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对于制定职教出海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职教出海国的文化背景差异是职教出海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方面。因此,职教出海项目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国家的文化背景,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推进各职业院校职业教育高质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新需求、职教出海的涉法性和安可性问题、合作法律文本以及职教出海国家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全面把握“职教出海”的十个重要环节,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具有特殊意义,更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外部环境的有益之举,是未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聚焦“职教出海”十个重要环节,也必将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以期为“职教出海”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新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职教出海”的价值性体现。“职教出海”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其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一是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通过“职教出海”,可以将国内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模式推向国际市场,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国内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二是促进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职教出海”,可以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这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也可以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职教出海”,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体系和产业环境,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通过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交流和碰撞,“职教出海”可以激发职业教育的创新活力,推动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这将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前瞻性,更好地满足新质生产力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其意义深远,智慧可展,人才优选,赋能优先,出海实践。聚力拓展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化战略空间。
二、“职教出海”的安可性分析。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职教出海”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自主性、文化差异、教育体制差异以及政治风险等问题也随之浮现,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应对。一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在“职教出海”过程中,信息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由于涉及到跨国数据传输、在线教育平台运营等,可能会面临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确保教育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师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二是核心技术自主性和可控性的保障。在“职教出海”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性和可控性。这包括自主研发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资源库等关键系统,避免对国外技术的过度依赖。同时,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核心技术被窃取或滥用。此外,我们还可以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技术和产品,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文化差异、教育体制差异和政治风险的识别与应对。在“职教出海”过程中,文化差异、教育体制差异和政治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尊重其文化传统和教育习惯,避免产生文化冲突和误解。其次,我们还需要关注目标国家的政治环境,了解政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在合作过程中加强沟通协商,确保合作项目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在遭遇政治风险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损失和风险。
安可性对策:一是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师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二是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确保所使用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性和可控性。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核心技术被窃取或滥用。三是深入了解目标国家,在合作前深入了解目标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尊重其文化传统和教育习惯。在合作过程中加强沟通协商,确保合作项目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四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教育体制差异和政治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预警。在遭遇风险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损失和风险。总之,“职教出海”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应对。通过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深入了解目标国家以及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确保“职教出海”的顺利进行并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三、“职教出海”的战略性定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其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职教出海”不仅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明确“职教出海”的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规划,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明确“职教出海”的战略目标。“职教出海”的战略目标应当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紧密结合,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具体目标包括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通过“职教出海”,将我国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模式推向国际市场,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通过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持。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通过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交流和碰撞,激发职业教育的创新活力,推动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二是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为实现“职教出海”的战略目标,需要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首先是合作伙伴选择。选择具有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国际教育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其次是教育资源整合。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师资、课程、教学设施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教育体系。再次是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是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引进外籍教师、派遣教师出国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最后聚焦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师生互访、学术研讨等活动,促进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三是战略规划的实施与调整。战略规划的实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对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通过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其次是灵活性把握,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合作伙伴变动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战略规划。通过灵活调整,确保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另外要持续性跟进。在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战略规划。通过持续改进,提高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职教出海”的战略性定位需要明确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实施战略规划,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灵活调整战略规划并持续跟进。
四、“职教出海”的法律性保障。在“职教出海”的实践中,法律保障是确保合作项目顺利进行、保护各方权益的重要基石。一是国际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研究。在进行“职教出海”之前,深入了解和研究目标国家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了解目标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师资格认证、学生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深入研究,可以确保合作项目在目标国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因违反法律法规而导致的法律风险。同时,我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职教出海”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例如,可以制定更加明确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规范合作项目的审批、管理和监督流程,加强国际合作项目的质量监管和效果评估。二是范合作协议的签订与履行。合作协议的签订是“职教出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签订合作协议时,需要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合作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合作项目的目标、内容、期限和范围;合作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合作项目的资金筹措、使用和分配;合作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合作项目的风险承担和违约责任等。在合作协议履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协议内容执行,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合作双方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三是法律风险预防与应对措施。在“职教出海”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纠纷等。为了预防这些风险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合作双方的法律素养;在签订合作协议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了解合作方的信誉和实力;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确保合作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在合作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合作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和合作协议的要求;在出现法律风险时,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支持,采取合法合规的解决方式。
“职教出海”的法律保障是确保合作项目顺利进行、保护各方权益的重要措施。通过深入研究国际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合作协议的签订与履行、加强法律风险预防与应对措施,可以为“职教出海”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
五、“职教出海”的高智能队伍建设。随着“职教出海”战略的深入实施,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的教师团队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也直接影响到海外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效果。以下将从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培训、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及教师团队的激励与保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培训。首先,要明确教师团队的建设目标,即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选拔优秀人才。从现有教师中选拔具有潜力和热情的骨干教师,组成“职教出海”的核心团队。同时,积极招聘具有国际化背景和教育经验的新教师,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其次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针对海外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等。再次要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训。通过组织跨文化交流活动、参加国际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海外教学环境。二是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水平,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要引进外籍教师,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国际化背景的外籍教师,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国际化教育。同时,外籍教师也可以为本土教师提供国际化教学的示范和指导。其次派遣教师出国交流。选拔优秀教师出国参加交流项目、访学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再次要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教师可以深入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动态,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建立教师团队的激励与保障。为了保持教师团队的稳定性和积极性,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与保障机制。首先要确保薪酬福利保障,为教师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确保其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创造更多职业发展的机会。为教师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鼓励其不断学习和进步。再次要实施荣誉表彰机制。设立荣誉表彰机制,对在“职教出海”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职教出海”需要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的教师团队作为支撑。通过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培训、积极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建立完善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措施,可以不断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职教出海”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六、“职教出海”的创新性实践。在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职教出海”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优势,职业教育需要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方面不断创新,并加强实践教学与产业的紧密对接。一是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在“职教出海”的实践中,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是关键。首先,我们可以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线上平台可以承载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工具,线下实体课堂则能提供更加深入、实时的交流和指导。其次,项目式学习(PBL)和案例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推广的创新模式。通过真实的项目或案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这些模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创新是“职教出海”的重要支撑。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确保学生所学能够与国际接轨,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全球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和选择空间。此外,我们还可以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发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三是实践教学与产业对接。实践教学与产业的紧密对接是“职教出海”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建立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我们可以将实践教学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深入的实践机会。同时,这种合作还能促进产业界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支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共同发展。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和学生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技能和知识。最后,建立实践教学与就业的衔接机制。我们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就业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机会。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七、“职教出海”的立体化融合。在“职教出海”的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这涉及到产教融合的深化、校企结合的加强以及合作办学的开展等多个方面。一是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核心,为了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应紧密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教材,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符合产业实际需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深入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业研究和创新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二是校企结合的加强。校企结合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校企结合,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应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合作等。通过定期举行校企合作论坛、座谈会等活动,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能够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同时鼓励本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技术研发等活动。这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式能够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合作办学的开展。合作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开展合作办学,可以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合作。学校可以积极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学位项目、短期交流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学习机会。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学校可以与企业或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活动。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师生国际交流。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学术研讨会等,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渠道。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和学者来校授课、指导实践教学等,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教育质量。
八、“职教出海”的跨海域合作。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职教出海”不仅意味着职业教育向海外拓展,更包含了与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深入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一是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国际组织在职业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与其合作能够为我国职业教育“出海”提供有力支持。具体而言,可以与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和规范,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国际组织的平台,参与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深化与跨国企业的合作。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和产业链资源,与其合作能够为职业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可以积极与跨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活动。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职业教育中,使学生所学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同时,我们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深入的实践机会。此外,我们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三是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在“职教出海”的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具体而言,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与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合作,可以共享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设备等。这有助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科研合作。可以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文化交流。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的过程,更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可以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举办文化节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友人的交流和理解,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四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协同发展。在“职教出海”的过程中,我们应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协同发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国际职业教育联盟、举办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友人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竞争和合作,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职教出海”的跨海域合作需要我们加强与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九、“职教出海”的标准化制定。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职教出海”不仅要求职业教育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更需要在教育标准的制定上与国际同步,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是“职教出海”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话语权,还能确保我国职业教育标准与国际接轨,为职业教育“出海”提供有力支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等在职业教育标准制定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应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与国际同行交流,了解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最新动态,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实际,制定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标准。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在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制定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让国际同行了解中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二是完善国内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完善国内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需要制定统一的职业教育标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统一的职业教育标准,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职业教育标准的监管和评估。制定标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标准的监管和评估。需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标准监管体系,对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它们符合标准要求。鼓励行业参与标准制定。行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它们的参与能够确保职业教育标准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我们应鼓励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过程,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只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基础。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重点把握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十、“职教出海”的矩阵化保障。随着“职教出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为确保职业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稳步前行,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关键。一是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政策层面,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出海”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这些政策能够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使其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法律层面,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职业教育“出海”的合法性和权益。同时,加强国际法律交流与合作,了解并遵守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出海”提供法律保障。资金层面,设立职业教育“出海”专项资金,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出海”,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人才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国际化水平。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为职业教育“出海”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职业教育联盟。与国际知名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建立国际职业教育联盟,推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联盟平台,分享教育资源、交流教学经验、开展合作项目等,促进职业教育“出海”的顺利进行。加强国际交流项目。鼓励职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如学生互换、教师互访、合作研究等。这些项目能够增进不同国家职业教育机构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为职业教育“出海”奠定坚实基础。参与国际职业教育评估。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评估,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水平。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职业教育“出海”战略,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推广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推广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举办国际职业教育展览、论坛等活动,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职业教育,为中国职业教育“出海”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三是推动职业教育“出海”的顺利进行。在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关注职业教育“出海”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就业服务等。我们需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不断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出海”战略,确保职业教育“出海”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建立起“职教出海”的矩阵化保障。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职业教育“出海”后的持续发展问题,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职教出海大可为,新质多元新发展。这不仅是对职业教育当前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新质展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承载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以高站位、大视野,积极融入地方经济产业链,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同时,职教出海更是职业教育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能够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能够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展望未来,职业教育将继续坚持新质多元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领域。我们期待看到国内更多的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卓越的风采,为全球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年7月1日